自开售后,旗舰店一个链接月销 5 万单,加上其他渠道、线下至少有几十万单,超级火爆。
PS:这款耳机还少有地用到了手机级别电镀工艺,带上去非常高级,光靠颜值就圈粉无数。
传统入耳式的耳机再舒服再大牌,一旦戴久了或者忘记摘,就会突然给耳道一记重击
比起前几年,这种后面还有「一根线」来固定的设计,耳夹设计对发量浓密、戴眼镜人群真的无比友好。
此外,这种开放式的声学设计更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随时保持敏锐,无需担心因为听不到环境的声音而遭遇“危险”。
跑步健身再合适不过,工作时听音乐同时,也能轻松听到周围的风吹草动、八卦巡逻。
当然今天肯定不是给大家推荐1000 多的HW 耳机的,毕竟这个价格,真不是大众消费水平。
特别说明:这个品牌,早在HW下场之前的好几年,就已经专注于耳夹式耳机的设计和研发了。
这个品牌,也接连斩获了「伦敦设计奖」「MUSE缪斯国际奖」「DNA设计奖」三大国际奖项。
我们直接拍了个视频,大家可以戳视频简单直观的感受一下。(手机拍摄离耳机约20cm,远远小于正常社交距离。)
此时可以明显听到调节音量的按键声(实际音量键声音很小很小),也听不见耳机里的音乐声;
今年的新品,还在旗舰期,能争取到50元无套路立减真心很不容易了。如果有需要的朋友,不要错过推文价~
而且相比传统耳机戴上几乎听不到别人说话,部门协作或者老板来找的时候,每次要摘耳机麻烦又尴尬。
特别是做重复性工作的时候,总想拖延,戴上耳机听个小说追个剧,不知不觉就做完了。
而且不会有风噪(风吹收音器发出的呼呼声),回响,就像是声音从四周发出的一样。
如果在办公室/图书馆等安静环境下,建议调至60%左右,60%以下的音量完全足够你听,摘下耳机之后,听不到正在播放的内容。
直到耳朵突然尖锐地疼一下,又或者持续发出肿胀的信号,才念念不舍地拿下耳机。
戴入耳式耳机,耳内形成密闭空间,声压集中地传递到鼓膜上,极容易造成听觉疲劳,对鼓膜有所损伤。
而听力受损是一个长期、不明显的过程,可能刚开始只是简单的耳朵刺痛,当时谁都没放在心上……
骨传导也挺好,但是戴久了会震得耳骨发麻,而且长发女生佩戴起来也相当麻烦,压头发。
它不压迫耳道、佩戴舒适、造型也美观。不仅是非入耳式,而且不压头发,不震头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