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802.15是由IEEE制定的一种蓝牙无线通信规范标准,应用于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IEEE802.15具有以下特征,如短程、低能量、低成本、小型网络及通信设备,适用于个人操作空间。原版802.15.1来源于蓝牙规范并与蓝牙1.1完全兼容使用。蓝牙技术广泛成为便携式数字设备包括笔记本、计算机、外围设备、蜂窝、电话、传呼机以及消费电子设备等无线通信的规范。该规范支持连接Internet。802.15.1/蓝牙规定了OSI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下的四个子层标准:RFlayer:该无线dBm。蓝牙技术运行在2.4GHz波段并且传输链路范围从10厘米到10米左右。基带层(BasebandLayer):在设备之间建立蓝牙物理链路,从而形成一个Piconet(即微微网)-通过蓝牙技术连接在一起的网络设备。链路管理器(LinkManager):在蓝牙设备间建立链路。链路管理器的其它功能还包括:安全、基带数据包大小协商、电源模式、蓝牙设备的周期性控制以及蓝牙设备在Piconet中的连接状态。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LogicalLinkControlandAdaptationProtocol):提供无连接和面向连接服务的上层协议。IEEE802.15工作组努力改进蓝牙技术标准。他们提出两种通用802.15种类,即:低速率的802.15.4(TG4)和高速率的802.15.3(TG3)。TG4版本支持20Kbps或250Kbps的数据速率,低功耗低成本。TG3版本支持20Mbps及以上的数据速率,应用于多媒体应用程序。IEEE802.15/Bluetooth、IEEE802.11/WLAN和IEEE802.16/WiMAX三种技术是相辅相成,且在当今无线通信中各自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关于这三种技术的一份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