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朗普签署核能“复兴令”,A股、H股核电概念股受到资本连续多日爆炒。
华夏能源网&零碳资本论(公众号zbl3060)注意到,截至5月28日收盘,尚纬股份(SH:603333)走出五连板,融发核电(SZ:002366)四连板,汇金通(SH:603577)、长城电工(SH:600192)走出三连板。
最夸张的是港股上市的中核国际(HK:02302),5月27日最高大涨了169.7%,收盘有所回落但涨幅依然高达129.78%。截至5月28日收盘,中核国际最新股价3.76元,总市值18.6亿港币。
当地时间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系列有关核能的行政命令,计划在2030年前启动10座大型核电站建设,并在2050年前将美国核电产能翻四倍。对此政策,有投行称之为“美国数十年来对核能产业最大力度的政策干预”。
有券商指出,特朗普的上述新政,将进一步强化全球核电发展叙事蓝图,带动产业资本开支强度提升。作为核电燃料,天然铀将显著受益此次远期核电需求预期增长。
Wind数据显示,近一年来,新能源板块上涨较快,截至5月26日,风电板块上涨11.19%,光伏板块上涨6.08%,核电板块和可控核聚变板块则涨势最快,核电板块上涨19.74%,可控核聚变上涨37.78%。
除了消息面的刺激,核电板块个股业绩也为板块上涨提供有力支撑。wind显示,去年全年,A股37家核电概念上市公司中,34家公司实现盈利,而在2023年,共有24家公司实现盈利。
2024年,华能国际(SH:600011)、上海电气(SH:601727)、中国核建(SH:601611)三家公司营收最高,均突破千亿。其中,华能国际营业收入最高,为2455.51亿元,上海电气和中国核建分别为1161.86亿元和1135.41亿元。
去年全年,营收增长最快的核电企业是光智科技(SZ:300489)和南风股份(SZ:300004)。其中,光智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4.55亿元,同比增长43.82%;南风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20亿元,同比增长35.27%。
国内政策面上,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暂行办法》,旨在加强核电工程定额管理,规范核电建设市场秩序,合理确定核电工程造价,保障核电工程质量,促进核电产业协调健康发展,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国内核电项目建设持续推进。4月27日,国常会核准了5个核电工程,共计10台新机组,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这是今年首次有新核电项目通过审批。
有媒体报道,此番获批的是浙江三门三期、福建霞浦核电一期、山东海阳三期、广东台山二期、广西防城港三期等5个核电工程。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此前曾公开表示,未来两年内AI发展可能遭遇电力短缺瓶颈。
随着AI算力的提升,各国对电力的需求越发紧迫。作为未来能源的重要补充,核电已成为主要大国的竞赛场。高盛研报表示,核电需求在AI时代激增,全球核电装机潮迎来全面爆发,核技术正迎来显著的增长拐点。
美国是全球首个开发核能的国家,其“曼哈顿计划”也拉开了全球第一轮核军备竞赛。当前美国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电装机容量,但核能增速明显落后。随着特朗普核能“复兴令”的签署,美国的核电装机将显著加速。
特朗普23日签署的有关核能的行政命令提到,加快用于国防和人工智能用途的核反应堆的审批流程;在未来25年内将核能电力产量提高4倍;加大对核能技术工业基础的投资,鼓励能源部利用贷款担保和直接贷款,加速反应堆建设。
该行政命令发布后,海外资本市场率先反应: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开发商Oklo股价暴涨23%;核燃料公司Centrus Energy股价飙升21.6%;全球最大上市铀业公司Cameco涨幅达11.1%。
实际上,除了中美两国,欧洲也在加速核电的复兴,全球核电正进入2.0时代。
今年2月,英国首相斯塔默计划削减繁琐手续推动英国核电建设,批准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建设更多核电站。5月,比利时众议院以绝对多数投票通过终止弃核的法案。根据新法案,政府需重新制定现有核电机组关闭时间表,并规划能源发展路线图。
同月,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德国将放弃对核能的长期反对立场,不再阻止法国在欧盟立法中推动核能与可再生能源享受同等待遇的努力。这一政策转向将强化欧盟在核电方面的政策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