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 贷,简单来说,就是 A 因为自身资质不够,如征信不良、收入不稳定等,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这时,不良贷款中介出现,游说 A 找一个资质较好的 B,比如信用良好、有稳定收入的朋友或亲戚,让 B 以自己的名义帮 A 申请贷款。而在这个过程中,B 往往在不知情或被误导的情况下,成为了实际借款人 ,贷款资金却由 A 使用。
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案例,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 AB 贷的套路。小王是一个小商户,由于生意周转急需一笔资金,但他之前有过几次逾期还款记录,征信不太好,跑了几家银行贷款申请都被拒了。这时,他接到一个自称贷款中介小李的电话,小李称自己有内部渠道,不管征信多差都能贷到款,利息还很低。小王心动不已,便和小李见了面。
小李告诉小王,贷款已经初步审批通过了,但因为小王的征信问题,还需要找一个征信好的人做 “担保” 或者 “见证”,走个流程,不会有任何风险。小王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小张,小张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征信良好。小王找到小张,一番软磨硬泡,加上小张对小王的信任,小张答应帮忙。
之后,小张在小李的指引下,提供了身份证、银行卡信息,还进行了人脸识别等操作。小张以为只是简单的担保流程,却没想到,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这笔贷款的实际借款人。贷款下来后,小李以收取服务费、手续费等名义,扣除了贷款金额的 20%,剩余的钱才给了小王。
几个月后,小王的生意依然没有起色,无法按时还款。而小张这边,开始不断接到银行的催收电话,他这才知道自己背上了巨额债务,而此时小王也因为无力偿还,消失得无影无踪,小张只能独自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债务危机。
如果你不幸遭遇了 AB 贷,先别慌,按照下面的方法来,尽可能地减少损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发现自己陷入 AB 贷骗局时,情绪上的波动是难免的,但此时保持冷静是关键。惊慌只会让你失去清晰的判断能力,可能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让损失进一步扩大。只有冷静下来,才能理智地思考应对策略。
接下来,要迅速收集并保留与 AB 贷相关的一切证据。这些证据在后续的维权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你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比如,与贷款中介、放贷人之间的聊天记录,其中可能包含关于贷款模式、诱导话术、承诺内容等关键信息,像中介说 “找个有资质朋友做担保,你不用还款” 之类的话语,一定要截图保存;如果有电话沟通,记得及时进行录音,记录对方关于贷款流程、还款责任等表述,但要注意,在一些地区,需提前告知对方录音,以确保录音合法有效;仔细查看并留存签署的贷款合同、担保协议等文件,留意合同中关于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及各方责任的条款,查看是否存在不合理或欺诈性条款;收集贷款资金到账及转出的转账记录,明确资金流向,这些记录可以通过银行流水、电子支付账单获取。
发现被骗后,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携带之前保留的证据,前往当地公安机关,详细说明 AB 贷受骗经过,包括如何与相关人员接触、被诱导的过程、资金流向等,协助警方了解案件全貌。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工作,提供必要信息和协助,如辨认相关人员、协助追查资金去向等,相信警方会依法处理。报警不仅有助于追究犯罪分子的法律责任,还可能追回部分损失。
同时,要马上联系银行。告知银行自己可能遭遇了 AB 贷诈骗,账户存在被盗用风险,申请冻结相关账户,防止骗子继续操作转移资金。比如,若发现贷款资金到账后被要求转到其他陌生账户,而自己还未操作,及时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就能避免这部分资金损失。另外,主动联系正规贷款机构,通过官方客服电话、官网渠道等,核实还款金额、还款方式、还款账户等真实信息,避免因信息不实导致多还款或还款错误。
你还可以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比如当地银保监分局。提交 AB 贷相关证据材料,如整理成文档,详细描述事件经过,附上聊天记录截图、合同照片、转账记录等,说明贷款机构或中介的违规行为。按照监管部门要求补充材料或配合调查,定期询问投诉处理进度,了解监管部门采取的措施及反馈。监管部门的介入能够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也可能为你解决问题提供帮助。
遭遇 AB 贷这种复杂的金融骗局,咨询专业律师是非常必要的。专业律师能够凭借其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案件性质和你的法律责任,提供应对策略。比如判断贷款合同是否存在无效情形,指导你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等。如果律师认为有必要通过诉讼解决,在律师帮助下收集更充分证据,准备诉讼材料,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相关方承担法律责任,如撤销贷款合同、返还已还款项、赔偿损失等。
如果自身经济困难,符合法律援助条件,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一般来说,符合规定的经济困难标准,申请事项依法在本行政区域审理或者处理,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需要无偿法律服务的公民可以申请。申请时需准备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如委托他人代理的,代理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经济困难证明或者能够证明其经济困难的其他材料;与申请事项相关的案件材料。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法律援助机构会对申请进行审查,若符合条件则予以受理,指派法律援助人员为你提供法律援助。
俗话说,“防患于未然”,避免陷入 AB 贷陷阱才是最好的应对策略。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筑牢防范 AB 贷的 “防火墙” 。
在进行任何贷款活动前,了解常见的正规贷款渠道至关重要。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拥有严格的风控体系和规范的操作流程,无论是个人住房贷款、消费贷款,还是企业经营贷款等,都能提供专业、安全的服务。比如中国工商银行,提供丰富多样的贷款产品,其个人住房贷款流程清晰,利率透明,深受购房者信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是正规的选择,像招联消费金融公司,持有正规牌照,在合规的框架内开展业务,其推出的招联好期贷,为众多有资金需求的用户提供了便捷的借贷服务。
同时,学习金融知识、熟悉正规贷款流程是必不可少的。正规贷款通常有明确的流程,借款人需向贷款机构提出申请,提交包括个人身份信息、收入证明、资产状况等相关资料;贷款机构会对借款人的资质进行审核,评估其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这可能涉及查询个人征信报告等;审核通过后,双方会协商确定贷款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具体条款,并签订贷款合同;之后,贷款机构会按照合同约定发放贷款,通常会将款项打到借款人指定的账户;在贷款期限内,借款人需按照合同规定按时足额还款;最后,贷款结清后,借款人可要求贷款机构出具结清证明,并办理相关的解押等手续。只有清楚了解这些流程,才能在面对各种贷款说辞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轻易误导。
生活中,面对他人的借贷请求,一定要慎之又慎,尤其是涉及到担保、走账等情况。不要轻易为他人担保,担保意味着一旦债务人违约,担保人将承担连带责任,替其偿还全部债务。即便事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但如果债务人无力偿还,担保人仍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张某的朋友李某因生意需要向银行贷款,张某出于友情为其提供了担保。然而,李某后来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贷款,银行遂对张某提起诉讼。尽管理论上张某可以向李某追偿,但李某已资不抵债,张某的追偿途径也遥遥无期。最终,张某不仅被列入失信名单,还被限制高消费,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另外,坚决拒绝 “帮忙走账”“刷流水” 等请求,这些行为可能隐藏着巨大风险,很可能会让自己不知不觉陷入 AB 贷骗局。若确实有必要进行大额资金往来,务必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借款金额、还款时间、利息约定等关键信息,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时无据可依。
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识别 AB 贷的话术陷阱。对于那些打着 “零风险帮忙”“内部渠道”“不看征信”“快速放款” 等旗号的贷款宣传,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这些往往是骗子的常用话术。比如,某些中介声称有内部渠道,无论征信多差都能贷款,这显然违背了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原则,很可能是骗局。
同时,保护好个人信息是防范 AB 贷的重要环节。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人脸识别信息等,是进行贷款申请的关键资料,绝不能随意向他人提供。不随意注册来源不明的网站,不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淘汰的电子产品信息销毁要彻底,有个人信息的纸张处理时要抹掉隐私信息,不在社交软件上泄露过多个人信息,慎用公共场所免费 WiFi,不随意点击短信和邮件中的链接,不同软件不用同一组账号密码,这些措施都能有效降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从而减少陷入 AB 贷陷阱的可能性。
AB 贷作为一种隐蔽性强、危害极大的诈骗手段,正潜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可能对我们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用发起攻击。它不仅让那些急需资金的人背负上沉重的债务枷锁,还无情地破坏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增强自己的风险防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金融知识,多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不轻易相信那些看似诱人的 “贷款捷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的金融环境中,为自己和家人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让 AB 贷等诈骗手段无处遁形。
如果你身边有人不幸遭遇了 AB 贷,希望你能伸出援手,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及时报警,积极收集证据,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我们携手共进,一起对 AB 贷说 “不”,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