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一所区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为教育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立项建设单位、广西特色高校立项建设单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单位、中国—东盟金融与财税人才培训中心、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单位。
学院前身可溯源至1960年创办的广西商业专科学校和1963年成立的广西财经学校。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广西财经学院。2021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相思湖、明秀和武鸣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281627.0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00888.93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1059.93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4681.3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21511.34万元;纸质图书184.285万册,电子图书1461838册;设有15个教学院,开设59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22419人,非全日制学生数9954人,专任教师1287人
1972年,广西财经学校分离出来并独立招生,广西财贸学校恢复为广西商业学校。
2004年5月9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广西财经学院。
2010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顺利实现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型。
2011年,学校成功申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成为会计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
2012年,经国家外交部和教育部审批,中国—东盟金融与财税人才培训中心落户学校。
2013年,学校获广西特色高校立项建设单位。12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揭牌成立。
2016年,学校获批教育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立项和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8年,成为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单位,以优异成绩顺利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2022年9月20日,担任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智库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686人,其中专任教师1287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338人,占比26.26%;硕士学位教师736人,占比57.19%;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074人,占比83.45%;正高职称教师152人,占比11.81%,副高级职称教师419人,占比32.56%,副高以上职称教师571人,占比44.37%。拥有一批以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二级教授、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和自治区级教学名师等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
截至2017年5月,学院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实验区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特色高校建设项目1个,自治区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项,自治区级紧缺人才专业项目1项,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群)25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3门,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线项,自治区级教学改革立项117项。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31门。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学院、数智财会产业学院获批为广西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
截至2017年5月,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8项。学院学生作品获国家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奖项10余项,连续3年承办广西“挑战杯”比赛;成功培育莲湖经济论坛、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大赛和“菁英会计”专业技能大赛等12项校园品牌项目,获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竞赛)、会计专业技能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一、二、三等奖120余项。
截至2022年12月,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46项,学生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奖项400多项。
2021年11月,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 2020 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21〕13号),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获批金融硕士、税务硕士和会计硕士等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2021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会计、金融、税务、审计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获批为新一轮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截至2017年5月,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7个,ACCA国际会计实验班2个;具有独立组织ACCA笔试考试资格并接收境外学生参加考试。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建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智库4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9-2023年)4个。
截至2017年5月,学院设25个科研机构,有5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6个自治区级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43个科研机构(校级)。
2012年,学院与广西航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完成的“南宁市国家税务局商贸企业税收评估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了2011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截至2017年5月,学院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00多项,其中,国家级6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6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79项。
2017年,学院共28位老师分别主持的项目获2017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立项,其中一般项目5项,青年项目6项,自筹经费项目17项;项目资助经费共32万元。3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立项,共获资助直接经费113万元。
截至2022年12月,近五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8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2项。其中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
截至2020年9月,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96万多册,电子文献总量已达40tb。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中国—东盟财经问题研究、广西财经问题研究、区域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财务会计、贸易经济、管理研究、理论探讨、旅游经济、民族文化产业研究、三农问题、审计专题等。
学校校徽采用蓝色和黄色两种颜色。蓝值:C:100 M:80 Y:25 K:50,黄值:C:0 M:30 Y:100 K:5。校徽的形状,是广西铜鼓的形状结合日出的光芒做的组合设计。校徽标识从整体看是字母大写“G”,“G”的中心是英文大写字母“X”,“X”的左边是英文大写字母“C”,右边是英文大写字母“J”,意为“广西财经”。
诚,言成,出言必成;信,人言,人言为信。诚信作为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着我们华夏五千年的民族智慧,承载着一个社会对和谐的美好希冀,更彰显着一个的文明高度。
诚信乃立人之本。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世之本,是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础。真正的智者必须学会“取信他人”。
明秀校区位于南宁市明秀西路100号,校区总占地面积370亩,可容纳学生1万多人。
相思湖校区位于南宁市相思湖新区高教园区内,校区总占地面积777亩,总投资约8.76亿元,可容纳学生1.6万人。
广西财经学院武鸣校区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当前实施一期建设,计划建安投资约17.6亿元,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014亩,在校生规模约1.17万人。2020年3月,学校以EPC总承包方式发包一期建设项目,总承包内容主要包括园林景观、道路管线、场馆校舍等设计和施工,合同工期1123天,原计划2020年4月起开始建设,2023年5月竣工。